我们清楚,要是单位拖欠债权人工程款,债权人催款无果时,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那么,拖欠工程款的起诉流程究竟该怎么走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为您梳理的最新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精准把握诉讼时机
企业应当找准起诉的最佳契机:
当工程款被拖欠,且涉案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签字盖章;或者在建工程出现拖欠甚至严重拖欠的状况时,就应当迅速、准确、果断地运用法律手段,避免陷入被动起诉的局面。
二、拖欠工程款起诉详细流程
1. 审慎选择被告
在提起诉讼时,可选择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作为被告。选择的首要准则是确保被告具备 “支付能力” 。
2. 充分准备证据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周期漫长、投资巨大,且大多包含隐蔽工程,专业性极强,合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一旦产生纠纷,业主方常常会以质量、工期等问题进行反索赔抗辩,这无疑增加了诉讼的难度。所以,在诉讼前务必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资料,要站在被告和法官的视角,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剖析,做到 “知己知彼”,切不可盲目起诉。
3. 合理确定诉讼请求
自《合同法》以及 2002 年 6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 号(以下简称《批复》)实施以来,各地已有诸多判例表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因此,为实现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在提起拖欠承包工程款诉讼时,最好同时主张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4. 明确诉讼请求范围
通过对大量案件的分析发现,当事人提起诉讼时,诉讼请求往往仅包含工程款和(或)利息,以及案件诉讼费,很少涉及违约金、律师费、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但在诉讼过程中,只要当事人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法院通常会支持上述损失和实际费用的诉求。承包方较少提出违约金、律师费等诉求,主要是因为在当下 “买方市场” 的环境下,承包方觉得发包方只要支付了工程款就已实属难得。然而,在建筑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承包方必须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重视诉讼保全在诉讼中的关键作用
怎样确保诉讼胜诉后,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实现呢?关键的一步是要在诉前或诉讼过程中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那么,什么是诉讼保全呢?它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诉讼开始前,为保障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对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与本案相关的财产依法采取的各类强制性保护措施的统称。在诉讼实践中重视财产保全措施,其目的就是确保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从而真正实现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法院的生效判决可能会沦为无法执行的一纸空文,当事人因胜诉而应得的利益也将无法兑现 。
四、巧妙运用工程鉴定技巧,争取有利鉴定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提出鉴定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内。这就涉及到提出鉴定的时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鉴定的技巧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 若是招标中标的工程,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只要合同已明确约定价款一次性包死,就可视为工程造价已确定,一般无需再申请工程鉴定。
- 在争议发生前,双方已共同委托工程鉴定机构进行造价审价,或者一方委托的造价审价结果已得到另一方书面认可的,通常无需再次申请鉴定。
- 双方已就工程款达成协议,而发包方存在延迟付款情况的,可不申请鉴定。
- 可提前准备好工程款鉴定申请书,在庭前交换证据时,若发现发包方提出的工程款数额与自己核算的相差悬殊,就必须当庭提出鉴定申请;若数额相近,则可暂不提出。因为是否提出鉴定以及由谁先提出鉴定,不仅关系到鉴定费的预付问题,还会影响案件的诉讼时长。一方面,鉴定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另一方面,鉴定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从承包方实现债权的时间和利益角度考虑,应当学会巧妙运用鉴定技巧。此外,一旦承包方提出鉴定申请,就必须积极、及时地准备并收集完整的证据材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尤其是对己方有利、能够增加工程造价的双方签证资料,以及在履约过程中涉及工人工资上涨、材料价格波动等相关资料,及时提交给鉴定机构,以确保工程鉴定结果对己方有利。
漯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27′ – 114°16′,北纬 33°24′ – 33°59′,总面积 2617 平方公里 。它北邻郑州,南接驻马店,东靠周口,西连平顶山,处在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发展区域,是连接中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节点。
漯河的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 。气候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冬季寒冷但持续时间较短,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这种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沙河、澧河、颍河等,它们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孕育了独特的水文化。
漯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贾湖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 4000 多年 。在这里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乐器骨笛、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发酵剂、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编织物等,展示了漯河地区远古时期的辉煌文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漯河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夏朝时,漯河地域属豫州 。商朝时,这里是商王的重要活动区域 。西周时期,漯河分属郾、召陵等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漯河地区先后归楚、魏等国管辖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漯河地区分属颍川郡和陈郡 。此后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漯河的行政区划和归属不断变化 。1948 年,漯河解放,设立县级漯河市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升为地级市 。
在经济发展方面,漯河成绩斐然。它是中国首个 “食品名城”,食品产业是其支柱产业 。拥有双汇、南街村、卫龙等众多知名食品企业 ,形成了从食品研发、生产、包装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此外,漯河还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2 年,漯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1884.1 亿元,同比增长 3.6%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59447 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 12.4:43.7:43.9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漯河交通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 。漯河市还拥有漯河西站、漯河站等重要交通站点 ,其中漯河西站是京广高铁上的重要站点之一 ,极大地缩短了漯河与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 。此外,漯河还积极发展内河航运,沙河漯河港已成为豫中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 ,实现了通江达海 。
漯河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许慎文化园是为纪念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而建 ,园内有许慎墓、字圣殿等景点 ,展示了许慎的生平事迹和《说文解字》的文化价值 。沙澧河风景区以沙澧河为依托,打造了集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小商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隋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之一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漯河还有南街村景区,这里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和集体经济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
漯河,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新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